大发购彩中心平台 - - (中国)官方平台
大发购彩中心平台2021-12-31

大发购彩中心平台

让我们 的报道“以生命 的名义”命名******

  章新新

  5月12日之后 ,参与后方报道组策划 。

  5月27日——6月9日,赴四川灾区参与前方报道组工作。

  5月29日 ,陪同郭招金社长进入封城后的北川县城采访。

  6月8日 ,赴都江堰、幸福村 、都江堰殡仪馆采访 。

  山谷中 ,湔江蜿蜒,曾经秀丽。但今天这座小城 ,有一半被埋进山体滑坡的土层,另一半像被抛向空中摔在地上,支离破碎 。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 ,我社记者一次又一次地走进已是一片废墟 的北川县城 。

  如果不置身北川县城 ,我想我们将无法真切地认识这次特大地震所带来的深重灾难,也无法感受到我们 的记者 是冒着怎么样的危险 、承受着什么样 的心理压力进入采访现场工作的 。

  从映秀镇、汉旺镇,到红白镇、洛水镇,从通向汶川的“死亡之谷”,到走向北川的泥泞山路,我社记者用心和泪水 、用笔和镜头记录了在巨大灾变中——中国人民 的精神状态和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 。

  一、“以生命 的名义” ,作出历史命名 。

  如果说生与死是人类必须直面的终极问题 ,那么每个民族都无法回避思考生与死 。从这个角度看,关于汶川大地震 的新闻报道并不是一般意义的突发事件报道。灾变 、生死 、侠义、英雄 ,一直以来就 是信息传播 的“母题”。“母题” 是英文motif 的音译 ,由西方民俗学者首创 的术语 。1932年,美国民间文艺学家汤普森(Stith Thompson)提出 ,民间故事最小 的叙事单元是“母题”。“母题”同时也 是建构信息传播、新闻构成 的基本元素,它会在大众传播乃至文化传统中不断重复出现 ,其实质 是形塑人类生命共同体(氏族 、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 的集体意识。在这次灾变 的新闻报道中,“生死” 的“母题”得到了极大 的释放。

  对外新闻报道,被认为是跨文化 的信息传播活动 。它不得不面对东西方不同社会制度 的意识形态分野 。媒介、媒介传播 ,本身乃 是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 的活动。中国新闻机构的对外新闻报道工作,是我们党领导 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决定了它 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 ,且规定了不能因为它的传播受众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活的受众人群 ,就改变它 的舆论导向 。同时,这也确定了它必须以不同社会制度 、不同文化传统中生活 的受众人群作为始终服务的对象 ,从而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 的发展,也服务于人类不同文明间的共同进步 。也因此,克服意识形态的阻碍是对外新闻报道必须跨越的难题。而对外新闻报道得以延续且信息传播范围不断扩大的原因 ,主要在于 :经济全球化下 ,各国社会间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交换信息成为各文明间相互交汇交流的必然要求;即使不同 的意识形态 ,也有“交往对话” 的驱动力量,也有“互识互通”的共同基础。

  汶川大地震 的对外新闻报道 ,反应之迅速、数量之庞大 、不间断持续时间之长,在新中国传播史上都 是破天荒 的。在抗震救灾报道中,我社创造了一项又一项 的历史纪录 。但汶川大地震对外新闻报道的特殊意义 ,主要 是:(一)“人民高于一切” 、“生命高于一切”,成为报道 的核心内容 。对个体生命 的施救 ,对个体生命 的自救,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得到了前所未有 的强调。(二)被报道 的主角 是施救者 、自救者 、被救者,涵盖社会各个群体 、各个阶层 。英文中 的hero,有“英雄”和“主角” 的双重含义 。让人民——包括施救者、自救者、被救者 的个体生命——同时成为报道中的“英雄”,得到了前所未有 的凸显。(三)作为社会主义 的价值建构,人道主义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传播 。人性的光辉,生命 的尊严,得到了前所未有 的彰显。(四)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体 ,从立足点到观察视角,在本质上讲都是把人的生命作为最高价值的。这样 的本质意义 ,在报道中得到了前所未有 的体认 。

  汶川大地震,空前放大了人类生命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与脆弱,但也空前放大了人类生命中“守望相助 、心手相连” 的伟大情感 。与之相关的对外新闻报道 ,得以跨过藩篱,正因为它建构在人类生命 的共同情感之中 ,以人类社会广泛认同 的价值观为基础 ,把对生命 的尊重作为最重要的价值判断,空前放大了人性之美的审美体验 。

  从很大程度上说 ,这次大地震的对外新闻报道 , 是“以生命的名义”命名的。人类生命宛若风中之苇 ,极其柔弱却也极其坚韧。它之所以坚韧不拔,因为它有生命间的互助互爱 ,也因为它有生命间 的包容共通 。社会主义中国的对外新闻事业 ,也必将从这样 的路径出发 ,为人类社会不同文化 、不同文明 、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共同进步作出贡献。

  二、形塑生命信念 ,把握报道主线。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服务于人民 ,是我们党 的根本政治立场。对公民生命的尊重 ,对个体生命 的尊重 ,是这次抗震救灾对外新闻报道工作的起点和归宿 。

  汶川大地震引起了国际社会 的普遍同情和普遍关注 。8.0级地震 ,突如其来,震级高 、烈度大 。一瞬之间 ,痛失8万同胞生命!重灾区范围超过10万平方公里 ,累计受灾人数4500万人。地震发生在群山深壑之中 ,余震不绝 ,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严重次生地质灾害频频发生 ,抗震救灾工作异常复杂 、极端艰难 。另一方面 ,与32年前唐山地震时不同 ,如今的中国 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它处理国内事务 的方式方法 ,已经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一个大国的真正特征是,世界其它国家非常关注这个国家境内发生 的事件 。按此标准衡量,中国已经是一个超级大国 。”英国《金融时报》5月15日发表评论说:“大国的力量受到尊重,它们 的思想激励着和影响着其它国家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新奥尔良遭受飓风袭击全世界都感到震惊,中国四川地震立即成为当前焦点的原因。”

  针对国际社会和全球华人的高度关切,我社 的报道特别强调:(一)及时 、准确、客观地报道灾情 。在灾变报道中,公共沟通应当秉持三项基本原则 ,即:“公布真相 、及时公布 、首先公布”。我们 的报道力求做到“首先公布”,如实报道灾情,真实反映抗震救灾工作中大量存在 的实际困难。(二)持续报道党和政府“只要有一线希望 、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就要作出百倍努力”的重大宣示 ,生动报道党和政府领导人在抗震救灾最危急的时刻奔赴灾区指挥救人指导救灾 ,全面报道政府抗震救灾工作所采取 的一系列措施和抗震救灾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三)通过故事、细节和生者逝者 的话语,着力表现中国人民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品格——挺立不屈的坚韧、临危不惧 的勇敢 、心心相系 的大爱和空前无比的团结。(四)突出报道政府主动向国际社会通报灾情,积极欢迎国际救助 的开放姿态,充分报道境外救援队 、医疗队服务灾区人民的感人事迹 ,追踪报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捐赠物资在灾区 的发放情况。(五)深入报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对祖国家乡灾区人民的骨肉深情。(六)重视解疑释惑 。

  在梳理这次抗震救灾报道时 ,我们应当看到我社的报道,无论是坚持正确导向、追求导向实现,还 是强调报道 的针对性 、实效性 ,其立足点都在于对生命尊重的价值判断上 。因为正 是在这个价值判断上 ,集中反映了在巨大灾变中——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和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事实上 ,“生命至上”已经上升为公民、国家和民族 的共同信念。我社 的抗震救灾报道也正 是以此作为报道的主线贯穿始终 。很显然,我们无法选择灾难,但我们可以选择迥异于过往 的方式面对灾难。

  三 、高擎生命之帜,形成报道合力。

  我社这次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与以前报道所不同 的 是 ,前方记者的迅速集结,和后方记者 、编辑,乃至全社各部门各分社 的报道动员 ,都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 的。尤其重要 的 是,前方后方 、各部门各分社在很短的时间里形成了报道 的合力 。这得力于前后方报道组、各部门各分社领导 的有力指挥,但也可以说,这主要有赖于“生命至上”的共同信念所形成的巨大感召力 。这次抗震救灾报道 ,佳作涌现。前方记者发出了一篇篇的独家新闻,写出了一篇篇 的感人报道 。后方记者也同样日夜兼程 ,汇集信息,梳理思绪,发出了一篇篇的深度分析 ,写出了一篇篇的独到评论 。这得力于我社记者群体的专业素养,但也可以说 ,这主要有赖于“生命至上”的共同信念所焕发 的强大精神动力。前方记者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地穿越“死亡之谷”,拍摄了大量 的珍贵图像。后方记者克服各种采访困难,连续作战 。这得力于我社记者“特别能战斗”团队精神 的长期培养,但也可以说 ,这主要有赖于“生命至上” 的共同信念给予我们每一个人 的精神洗礼。“生命至上”犹如一次又一次吹响 的集结号,它一次再一次地感召着我们每一个人 的心灵。

  四、围绕尊重生命 ,加强议程设置。

  5月12日、13日 ,我社领导层连续做出重要决策:(一)当天派出记者增援四川分社 ,此后不断加派记者,先后共派出93名记者 、编辑和行政后勤人员赶赴四川 、陕西、甘肃灾区,极大地增强了现场新闻采集能力 ,也完成了我社历史上为报道单一突发事件在新闻现场投放人员最多 的一次大集结 。(二)迅速成立以总编辑为指挥 的报道领导组 ,成立以重庆分社社长为领导的前方报道组 ,实现垂直化领导 ,社长 、总编辑、副总编辑先后奔赴四川灾区,靠前指挥 ,调动指挥全社力量投入抗震救灾报道。(三)12日当天晚上 ,决定开设“汶川大地震滚动报道”栏目 。13日,全天不间断播发电讯通稿404条,创中新社有史以来之最。报道数量 的迅速增长 ,地震信息 的极大丰富 ,对拉动抗震救灾 的前期报道极端重要。与此同时 ,总社成立后方报道组,加强议程设置,强化信息梳理,围绕尊重生命的价值判断进行选题策划 。在震后第三天,推出第一组特别策划报道《黄金七十二小时》系列。随后 ,一组组 的系列评论、特别策划报道不断推出 ,不仅使报道形成声势 ,且让整体报道具有更广阔 的观察视野 、更厚实 的历史深度和更具象 的细微体验 。

  五 、守望生命烛光 ,凝聚华人力量。

  在当代信息传播中,信息流动 是双向 的,信息受众 是信息流动 的重要参与者。由此 ,注重信息传播 的交互性 ,将会改变对外新闻报道的现有模式 。为增强对外新闻报道实效,创新内容形式,这次抗震救灾报道工作中 ,我社高度重视信息传播交互式服务,第一时间紧急与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磋商,迅速转发海外华文媒体积极评价我国抗震救灾 的社评社论 ,及时提供“四川大地震”专版 ,加班加点制作400多个报纸版面 。“守望生命 ,心手相连”,凝聚全球华人共识 ,汇集全球华人力量 。我社领导层及时做出决策,在13日即向港澳台和海外华文媒体同业发出倡议 ,携手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海外华文媒体,共同开展“炎黄儿女情系四川地震灾区”活动,得到热烈响应,多家海外华文报纸立即在显著版位刊出倡议书。

  六、呵护生命尊严,完善“把关”制度。

  “把关”(gatekeeping) 的概念 ,被认为来源于英文中的“守门人”(gatekeeper)一词。最早把它借用过来 的是社会心理学家莱文(Kurt Lewin) ,他在1947年一篇题为《群体生活的渠道》 的论文中提出这一概念 。在信息传播活动中 ,记者 、编辑和签稿人就是信息加工 的“把关人” 。在这次抗震救灾报道工作中 ,进一步凸显“把关”制度的重要性。(一)总编室多次发出抗震救灾报道提示,强调把握好报道尺度 ,注意可能出现的偏差 。(二)注意核对新闻事实,努力确保报道的真实性。由于发稿量大,现场采访条件艰苦,前方记者身心疲惫 ,报道工作中难免会出现新闻事实差错 。这需要编辑和签稿人稳妥处置,细心校正。(三)坚守客观报道 的立场 。现场目睹灾区人民巨大伤亡,前方记者感同身受 ,心力交瘁 ,报道工作中很容易产生“感染式移情”,从而影响到在新闻判断上的冷静客观 。(四)呵护生命尊严,“有节制”地进行灾变报道,努力实现对公众舆论的理性引导 。“毫无节制” 的灾变报道 ,往往会形成“滥情报道” ,甚至把“灾变新闻”变成“消费灾变” 。因此有必要把尊重生命 的价值判断贯穿于“把关”制度中 。

  七、关切生命意义,切实改进报道 。

  李安江、郭晋嘉 、杜远所采写 的通讯《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 , 是我社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 的名篇佳作。在关切生命的意义上,我们的记者做出了“超出常规” 的抉择,把抢救生命放到了第一位 。因此 ,不能简单地说 ,“记者是历史舞台最前排的观众” 。在抗震救灾波澜壮阔的“拯救生命大行动”中,我们不再是“观众”。但是在新闻操作层面上回归“观察者”的角色考察这次报道工作 ,有非常多的经验值得总结。地震发生后前三、四天 ,由于通讯不畅 ,前方报道受阻。尽管前方记者和总社技术部付出了极大 的努力 ,但在一段时间里 ,海事卫星没有及时到位 ,前方报道时继时断。这其中既有单纯的技术装备的因素,也有各个方面 的经验不足。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把技术后勤保障放在突出位置 。

  今年以来 ,重大突发事件频发 。从初春 的雨雪冰冻灾害,“三•一四”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到山东火车翻车事故 ,奥运圣火全球传递受到各种政治势力干扰 ,直至“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发生 。对这些事件报道工作 的得与失 ,一直在警醒着我们:要更加主动地服务海外受众 ,更加充分地认识改进对外报道工作的紧迫性 ,更加努力地提高对外报道工作的实效性 。而仍在进行中的抗震救灾报道,不仅为我们切实改进报道工作提供了鲜活 的经验,也从另一个侧面预示着尊重生命的价值判断将最终改变我们的生活 。关注生命生存 的状态,关切生命 的本质意义 ,不止于突发事件的报道 ,它将在今后所有 的报道领域 、所有 的报道题材中呈现出非同以往 的张力 。用胡锦涛总书记讲 的话说,就 是“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的根本要求”。

  “生命至上”的伟大信念,是汶川大地震惠及我们每一个人 的最为珍贵 的“精神遗产” 。“以生命 的名义”,是对一次特大灾难报道 的历史命名,但同时它也将成为我们生活 的召唤。

  (历史资料)

学习实习两不误 “线上留学”他们有了更多选择******

  疫情时期跨国留学 有人边学习边实习 有人重归国内校园

  “线上留学” 他们有了更多选择 

  随着各国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 ,受疫情影响 的留学生群体 ,终于回归了正常生活 。

  他们有人正忙着办理新 的签证,为 的 是去陌生校园参加毕业典礼 ;也有人已迅速回归“正轨” ,完美融入线下学习;还有人正为过去的线上学习清理积弊 ,为未来的学业方向做好规划……

  回望过去三年,特殊的跨国求学过程中 ,这批留学生也有自己的独特收获 。

  三年“线上留学” 学习实习两不误

  近来 ,Mia正忙着筹备申请新的澳洲签证,以赶赴悉尼大学参加毕业典礼。不久后,她将第一次踏入悉尼大学校园,在那里穿上硕士服 ,戴上硕士帽 ,告别自己 的研究生生涯。

  Mia本科就读于南澳大学电影学专业。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澳大利亚政府规定,禁止持有学生签证 的境外人员入境 。彼时 ,正读大二 的Mia在圣诞假期返回中国 ,开启了“线上留学”生活 。

  Mia 的每一门课均需要同时参与两种形式的课程 :一种是讲座类大课 ,另一种是20人左右 的讨论课。“网课期间 ,讨论在线上平台进行,讲座类课程 的教授则会将课程录制好上传系统 ,供学生自主观看。直至现在 ,即使大部分学校已经恢复了线下面授,一些教授仍会沿用当年 的录播课程,供新一届选课的学生观看学习。”Mia说 。

  本科毕业后 ,Mia拿到了悉尼大学一年制的研究生offer 。与从前本土学生居多 的南澳大学相比 ,悉尼大学多数研究生来自世界各地 。为解决大量学生的网课问题 ,学校设置了24小时国际热线 ,对远程服务也进行了显著优化。

  虽然有部分拍摄课因条件受限无法照常进行,Mia只得换成理论类课程 ,但其他实操课程,Mia可以在共享屏幕观看导师的演示。有操作困惑时,还可以请求导师远程操控自己的电脑 ,示范剪辑、特效等 。所以Mia觉得“线上留学”进行得颇为顺利。

  于是,当疫情形势有所变化时 ,Mia做了一个不同于其他同学的选择 :她没有返回澳洲,而是选择留在国内继续上网课,“一是考虑到租房等事宜会耗费额外 的时间以及金钱成本,二 是对于传媒专业的学生来说,实习经历更重要。”

  而过去三年持续 的“线上留学”,算是给Mia带来了绝佳 的实习体验 。

  整个疫情期间,Mia一边完成澳洲的网课学业 ,一边在互联网大厂进行较长时间的实习。Mia负责 的大多是海外运营工作,通过分析公司在国内业务上的成功经验,制定适配海外用户 的方案 ,用英语输出给海外负责市场的同事 。除了娴熟 的英语,在海外两年半的跨文化经历也使Mia在处理实习工作时较易上手。

  “我所在的岗位办公时间比较灵活,一般每周到岗3天至4天 ,有课时我会停下工作在工位上上课,下课后再继续完成实习老师布置的工作 。” Mia说,如果课程时间较长 ,她就顺延自己 的下班时间,或用午休时间赶工作进度。

  学业和实习平衡,需要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 。Mia每学期至少修读四门课,每门课都需要撰写大量论文。“论文的查重和评审十分严格 ,一旦写不好可能导致整门课挂掉,还要支付将近3万人民币的重修费 ,所以要特别认真完成。”Mia说。

  悉尼时间比北京早两个小时 ,为避免因时差导致自己错过提交论文的deadline ,Mia 的手机锁屏上醒目显示着两个时间。由于工作中需要频繁联络身处印尼地区 的同事,Mia的手机上也会另外标注雅加达(印尼当地)时间。在三个时区间切换 ,拥有“双重身份” 的Mia忙得不亦乐乎 。

  三年 的“线上留学” ,Mia折叠了自己 的时空,超额收获了专业知识和实习经验。在尝试了海外运营、本土电商运营等实习工作后,Mia确定了今后 的就业方向:在海外运营领域深耕 。“这三年一边学习一边实习 ,我看到自己 的核心优势:一是作为留学生,有丰富 的跨文化经验;二是在实践中 ,深刻感受到海外市场拓展 的可行性 ;三是结识了很多行业人脉 ,较易获得内推机会,有利于春招时顺利入职 。”

  为防“自闭” 到手机维修店兼职

  英国全面放开后,再希恢复了正常 的留学生活 。由于之前线下课上的积极发言,这个申请季,再希拿到了教授的推荐信 ,她正在准备申请读研 的学校 ,也开始期待下一段精彩 的留学之旅 。

  从再希的住处步行到学校 ,大约需要15分钟 。格拉斯哥地势起伏大 ,往常去学校上课 ,再希都要攀爬一座陡峭的山坡 ,赶到教室时总会气喘吁吁 ,这也加重了她“早八”上课 的疲惫 。网课期间,再希省去了大体力消耗 ,甚至都不必起床梳洗,躲在被窝里、捧着电脑就可以开始上网课了 。

  再希回忆 ,在网课阶段 ,教授会将lecture大课录播上传校内系统,供学生自行观看 。再希一般会选择在下午时段开设 的互动课 ,而在晚上时段听录播课。那段时间 ,她 的生物钟完全处于昼夜颠倒状态 。“下午醒来后参与一节持续一两个小时 的讨论课 ,下课玩玩手机 ,晚上10点钟左右再开始观看教授上传 的lecture ,然后写写论文 ,学习到早晨六七点,再去睡觉。”再希说 。

  幸运 的是 ,教授上传的录播课都有添加字幕 ,“我会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插件,将字幕翻译成中文 ,帮助自己理解教授讲述 的内容 。”此外,再希也可以随时暂停老师的课程,多次观看回放 。再希调侃,线上听录播课 ,能听懂 的内容是线下课的两倍,所以她希望录播课永远存在 。

  那段时间 ,唯一能让再希在早晨醒来的事情 ,就 是补充生活物资。封控期间,再希无法前往超市买菜、购物 ,一切需要在手机上先预约,提前几天甚至几周,预定某一时间段由超市工作人员配送上门 。而那也成了封控期再希与外界打交道 的唯一机会。

  网课期间,由于无法出门聚餐 ,再希的娱乐时间也基本靠手机打发。“这 是我第一次觉得,手机也有玩腻的一天。”来回滑动小小 的屏幕,没有任何一个软件能刷出感兴趣 的内容 ,这种生活让再希觉得有些“自闭” 。

  为了充实自己 ,再希决定前往伦敦实习。在通过投简历 、面试等关卡后 ,再希坐上了火车 ,辗转6个小时来到了伦敦 的住处,可公司却通知她,目前尚未恢复线下工作 ,线上完成实习即可。

  为了缓解烦闷,机缘巧合下 ,再希在伦敦大学学院附近找到了一份手机维修店的兼职。因为时常有中国留学生光顾 ,开店 的印度老板希望可以找中国留学生来“撑住店面”。再希主要负责前台中文客服兼新媒体运营 ,时常要在店里与顾客面对面沟通,帮顾客和老板扫清语言上 的障碍。

  在这里,再希重新感受到了线下生活 的“立体感”,也度过了来英国以来最温暖的一段时光 。印度老板会在再希生日时给她准备惊喜,还会把自家做的传统印度美食带到店里邀请她一同享用。下班聚餐后 的深夜,老板会在伦敦空无一人的街道上骑半个小时 的摩托,把再希送回住处。

  英国全面放开后 ,再希也恢复了正常 的生活。心血来潮时 ,她会和男友一起自驾去格拉斯哥郊外看流星 、去伦敦参加脱口秀比赛 、去爱丁堡做朋友纪录片的主角……由于线下课堂上的积极发言,这个申请季 ,再希拿到了教授 的推荐信,她正在准备申请读研的学校 ,也开始期待下一段精彩的留学之旅 。

  为和同学线下交流 决定交换回国内大学

  李屹染目前正在美国一所公立大学读大三。而过去 ,她曾因为疫情选择过“曲线”留学,即交换回国内 ,以国外网课+国内线下学习 的模式,完成学业 。疫情下 ,这段特殊 的“中美切换”留学经历 ,李屹染觉得很珍贵。

  “大一开学,还没来得及经历校园生活 ,就直接上网课了。”那段经历,李屹染历历在目 :因为网课不受时间地点束缚 ,起初的一个月 ,她住在海口,有电脑就能上课 ,这让她感觉很自由 。“有一部分课程 是录播,可以随时看,其余 的 是直播课,到点上就可以了 。”李屹染习惯每次把录播课攒到要做作业前一起看,可以连续看好几节课 。

  渐渐地,“打开电脑 是学校,关上电脑就是家。”李屹染有些抵触这种“真空”的学习环境 。“大部分时间都是家里留学 ,又因为我们都 是小班教学 ,没有太多 的中国课友 ,一开始也不太会和美国同学社交 ,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匹孤狼在学习 。”

  “小组作业,同学们大都不太情愿说话,也不愿意开摄像头,只有一个名字摆在线上会议屏幕上 ,一两个人张罗作业,其他人能闭麦就闭麦。”这样 的情况让李屹染感到完全和外界“零交流”。“我和大学同学都 是网友 ,很渴望和真实 的他们进行线下交流 。”于 是当李屹染看到学校开始留学交换报名时 ,她果断报名,到北京 的一所高校留学半学期 。

  美国学校当时给选择交换 的学生两种选择 :完全(中国)线下上课 ,或者美国网课+中国线下 。她选择了后者——在国内大学完成两门课程,在线上完成其他课程。“我所就读的这所高校心理学很出色 ,我报名了社会心理学 ,还有一门 是艺术类课程电影赏析。”

  于是,李屹染开启了“中美切换”的留学模式:她和室友以留学生身份住在昌平校区 的学校宿舍里 ,每天乘坐学校的班车到市区上课,晚上回到宿舍 ,8点打开电脑链接美国课堂。虽然在学费上有点“不划算”,但这次交换,给了她体验中美大学不同教学文化的机会 。

  国内校园给了李屹染期待已久 的校园体验。这段交换经历 ,李屹染觉得很珍贵 :“上高中时,摆在面前的是要么出国,要么高考 。而这个特别的经历让我体验到了自己没有选 的路到底是什么样 的 ,我觉得很有意义。”

  在国内自建“留学空间” 度过“没有上午”的一年

  回归正常 的线下学习生活后 ,雨文在校园里偶然碰到了自己的政治学科教授,一番面对面地沟通后,雨文不但解决了积攒已久的困惑 ,还获得了宝贵 的建议,调整了未来 的专业方向。

  随着2020年全球疫情暴发,美国校园采取线上同步网课教学模式。尽管有少部分中国留学生为了抵达校园选择辗转到第三国入境 ,但考虑到疫情 的严重性,雨文还是“随大流”,决定在中国 的家里“线上留学”,以完成第一学年 的学业 。

  2020年开学前,考虑到线上留学的昼夜颠倒会影响到家人的正常生活,于 是她和几名同样需要“线上留学” 的好友一起租了个房子 。暑假末,她和朋友们一起忙活装修 。9月一开学,四个人一起搬进了亲手打造 的“留学空间”。

  开学后,雨文开始在北京的晚间,上美国 的早课 。每晚8点开始上课,下课后并不能马上休息,她要继续写论文、交作业,和美国同学跨时区完成小组作业 ,在后半夜甚至是天亮去睡觉 。睡到中午11点起床, 是雨文第一学年 的常态。“没有上午,下午除了准备晚上的课程也做不了什么,所以感觉每天都过得很短。”雨文一度感觉很煎熬 ,“很难保证有一个规律睡眠和固定的学习状态的话 ,也没法把生活规划得很好 。”

  大二这年,雨文终于回到了真实的校园:在校园里邂逅丰富的留学生活;和同学在图书馆里完成小组作业。她的主修课程之一 是数学 ,“因为之前一年 ,很多数学课不提供线上直播,所以就没法选课。”回到校园 ,雨文才上了第一节线性代数课 。

  一天,雨文在校园里偶遇了政治学科 的教授 ,聊到自己在一门课上的线上经历 :这所学校的人文课程很多是为美国政治系统设计,政治学科设置更偏向于对未来在联邦政府工作 的学生 ,作为国际学生 ,她对课程 的设置、关注点和观点存在困惑。“老师非常耐心,他建议我考虑把研究重点换成亚洲问题研究 。”雨文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这次偶遇的交谈让我调整了更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线下面对面的交流氛围是线上很难实现的 。”

  与此同时,雨文认为线上留学网课也给她带来了经验的增长:一方面,隔着屏幕上课,压力会有点大 ,很难确定自己的真实水平 ,也不了解同学们都听懂了多少;另一方面 ,雨文也明白 ,网课帮助她相对顺利地拥有了课堂展示和演讲等必备技能,“尽管线上课程有大家注意力不聚焦 的问题 ,但这也给发表意见提供条件 。做展示时,我可以写好文字内容 ,网课让我有充足 的时间背诵稿件,在线上会议上点击‘举手’,心理压力不会太大 ,促使我在大一上网课的这一年养成了在课堂上多做分享 的习惯 。”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文/本报记者 张知依

  实习生 王伊朵 孙显龙

  供图/受访者 统筹/林艳 张彬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大发购彩中心平台地图